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人事啊..人事......為什麼是人都那麼多事?

今天又聽到公司裡關於人事異動的"傳言"
煩啊!!
好像到公司第二年開始
這種事就沒有停過
剛剛問了同事
似乎在那年因為公司改革我們進來之前
都沒有過這種事
那年的改革
除了部門的調整外
最大的變動就是多了個CEO
然後半年後我進公司
三年多了
除了第一年我的派系色彩跟兩位"經理"的副總之爭外
也還算單純
怎麼..............現在會變那麼複雜?
總是不時地傳出"上面要動誰"
理由always就是"不符戰力"
時間點的依據當然也就是業績呈現
但是
這麼多年了
如果業績真的不好
為什麼總是檢討業務部
第一二年還說得過去
到了第三年甚至第四年
CEO呢?
CEO的定義不就是該為公司整體表現負最大的責任嗎?
苦的不是身體是心理啊
總是在這種沒有鬥志的情況下工作
還可以撐多久?
我真的不敢想
咳~~~~~~~~~~~
總是那麼多這種狗屁倒灶的鳥事

不當逃兵 徐生明掌興農--yahoo新聞轉載

自稱「放空」職棒圈兩年半的徐生明,今天要穿上85號球衣在台中興農牛隊主場重掌兵符,牛隊領隊劉志昇說:「我用10年與徐總合作的感情,請他重出江湖。」希望徐生明能給牛隊新的氣象。
今年6月,劉志昇就找上徐生明,徐生明說:「你不要找我。」過去兩年多,徐生明擔任真理大學、清大等校的副教授教職,完全「放空」職棒,後來,他的心理有了轉折。
徐生明打趣說:「打麻將可以聽147筒自摸,單吊也可以自摸,人生的抉擇也有很多種。」徐生明選擇與興農牛簽下3年合約,他說:「回鍋是為了盡一位棒球人的責任。」昨天他出席簽約記者會前,碰到中信隊總教練謝長亨、黃煚隆時說:「你們都在盡責任,我總不能老當逃兵。」
劉志昇表示,3年內興農牛不會再換總教練,「我跟徐總十多年的合作默契,要跟他一起打拚。」劉志昇表示,請來徐生明,教練團中加上林仲秋、劉榮華,3位都有職棒總教練經歷。
徐生明表示,前中華棒協理事長彭誠浩告訴他旅日名將王貞治說過的一句話:「棒球需要大家一起來做好,一起提倡。」他說:「從小棒球給我太多了,現在回來就是要盡責任。」
徐生明說:「現在不盡力,10年後我想盡責任時或許已經老了,無法再生氣罵人了。」
他的職棒總教練戰績545勝538敗41和,建構出中職的「徐生明」障礙,他卻不把這紀錄放在心上,他說:「明天起,要把過去全部忘記,一切從明天起開始計算。」
「放空」過後的徐生明,選擇重新走進棒球隊,昨天牛隊舉行簡單的布達儀式,徐生明對牛隊選手說:「從明天起,大家要有贏球的責任。」他笑著說:「我的脾氣改了很多,不要再叫我火爆教練了。」

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教練直闖黑道 搶救青棒中輟生--yahoo新聞轉載(節錄)

yahoo新聞(聯合新聞網)-2008/07/03
為了帶回誤入歧途的青棒球員,宜蘭縣中道中學總教練陸永茂直闖虎穴,誠意感動「大哥」放人,成功救回青棒中輟生。
現在,這兩名球員,一人已經升上大學繼續棒球生涯,另一人則入選中華隊國手。
一開始,陸永茂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去處。他們失蹤的期間,陸永茂和太太每天開著車,毫無目標的亂逛,連山區都去了,希望尋到兩名球員消息,有人勸他不要找了,陸永茂說:「如果連我都放棄,他們的未來怎麼辦。」
堅持找人的陸永茂,兩周後透過朋友得知,球員跑去「跟」大哥,在賭場裡當「小弟」,幫忙跑腿買菸、買酒,陸永茂聽了很心疼,他說:「這不是他們的人生。」

隔天,這位大哥親自把兩名球員交給陸永茂,臨走前告訴他們,「不要再回來,如果不認真打球,我馬上找人修理你們。」
在黑社會的日子,這兩名球員連澡都沒洗,回學校的路上,陸永茂聞到兩人身上的臭味,難過落淚,他心裡想著,「棒球還是他們的唯一出路。」
這名黑道大哥之後和陸永茂變成朋友,「一清專案」被送到岩灣管訓期間,還不忘寫信鼓勵球員要加油,陸永茂把這封信帶在身上,當成「精神食糧」。

***************************************************
一直很喜歡棒球運動
這幾年拜媒體發達之勢,相關的新聞,以往僅以口耳相傳,如今垂手可得,這一類新聞中,最讓我注意的,其實是"棒球員成長"的故事!!
相信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都一定知道,小時候"會唸書的絕不運動,運動的唸不了書",因為在那個學歷掛帥時代,體保制度不那麼健全,再加上國內整體的運動產業不甚發達,所以賦有體育專長的學生,往往在家長"未來發展"的考量下,被迫投入深感吃力的學科發展,也因此,在當時,綜觀國際體壇,體育成績耀眼的區域或國家只有幾類,貧困的國家..共產國家..體育產業發達與制度完善的國家,在貧困或共產國家修習體育似乎是養家活口的一條好路,因為你只要拼出成績,國家會養你一輩子,體育產業高度發展的國家,運動員不用擔心"未來出入",反正多的是機會!!
總之,在人類的社會中,不管如何,未來吃什麼的這種"未來出入"絕對會是人生發展的過程中首要考量的因素!!
台灣因為經歷過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所以"商業活動"絕對會是台灣人心目中生涯規畫的首選,因為臺灣人苦過,所以"賺錢"是一般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目標,至於體育發展,先有錢再說吧!也因此,長年以來,政府的施政方針一定是以經濟發展為主軸,至於體育或是藝術.....慢慢來吧!!所以,一直以來,台灣的體育發展,其實是民間力量多於公部門的施力,公部門大多站在"輔導"的位置!
不過有一個很奇特的特例:在這般發展的困境之下,紅葉少棒隊的成功突然讓臺灣人發現,原來棒球是一個可以讓我們揚眉吐氣的運動,再加上職棒的出現與旅外球員的成功,人們開始注意棒球球員的培養,學生與家長們覺得打棒球是可以有未來的,公部門也覺得投入這項運動的發展可以"提升國力",就這樣,棒球成為我們的國球!!
雖然棒球運動是西方世界首發,但是台灣的棒球文化其實是始於日本殖民時代,深受日本文化的的影響,所以在國內棒球圈中,"倫理"是很重要的一個精神條件,例如:前輩觀念的絕對,嚴謹的生活規範,團體生活的確實實踐,道德教育的必要,刻苦精神的建立.......等等,即使時代再怎麼變,棒球員的養成過程中,這些道德規範與傳統價值都是絕對且不能捨棄的部份!!
其實,說穿了,這些不也都是日本人之所以可以持續維持強權的條件嗎?
一開始我提到我對"棒球員成長"的故事很感興趣,其實往往是"感動"多於"興趣",以近年的"台灣之光"王建民來說好了,大家都知道他的恩師是北體的高英傑老師,他為什麼會是他的恩師?除了在北體時代曾經悉心指導過王之外,會唸北體,會選擇洋基,都是高老師給他的建議,所以王一直對他念念不忘!!但是,一個棒球教練為什麼會需要替球員想那麼多?而一個球員又為什麼會對他的教練那麼地信服?答案無它,這就是倫理......
回到基層棒球的世界,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三級棒球的教練,因為經費的問題,必須傾自身之全力去培養球員,甚至自己提供宿舍,包吃包住的大有人在!另外像這則新聞中的陸永茂教練,他們的付出,難道是為了得到什麼嗎?一則新聞的報導又可以讓他獲得什麼?他們也就只是為了這些年輕球員的未來!!一個精神,一個信仰,一份責任可以讓他們不顧一切的付出,是因為他們也是球員出身,他們知道由日本精神延伸出的棒球價值的重要!!
這則新聞中,很特別的配角是這位黑道大哥,他不單接受了陸教練的請託,也同時利用了他的"強制力",幫助陸教練一起維護著這個棒球價值!!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說,在台灣這個為了利益可以捨棄一切的社會型態中,棒球界奉行的價值是不是也算是一種清流?雖然對棒球員本身而言,付出的一切也是為了"未來出入",但是在他們養成的過程中,這個傳統的價值已經深植在他們心中!!
期待可以因為棒球運動的蓬勃發展,讓已經迷失的台灣人回頭看看我們已經忽視很久的傳統價值觀!!
文末,特別給這位黑道大哥拍拍手,他也是有情有義的哦!如果那位曾經中輟的國手最後可以入選25人名單,台灣在奧運又可以有好成績,體委會真應該頒個獎狀給他!!

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最近~~~~~~

暑假了
工作上終於可以稍微輕鬆一些
總之.....等九月開獎了

跟老婆努力地調整身體已經四.五個月了,這幾個月來,除了看中醫吃中藥
運動......
輕食......
調整生活作息.......
不喝酒(我啦).......
....................
總算有點成效囉!!
醫生說:老婆的身體有明顯的改善,我跟老婆說:
即使不為了生小孩的事,這些生活型態不都是一般人都在做,而我們一直忽視的嗎?
身體可以變得健康,心理也沒有負擔,重點是,家裡少了爭吵或口角,只有濃濃的甜蜜!!

去年年底開始騎車,一騎就愛上了....
我還滿享受一個人騎車的感覺,當然跟朋友一起騎有不同的樂趣,我也喜歡跟朋友同行,只是自己騎車時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是自己一個人享受孤寂的...
一個人的孤寂,我喜歡用"享受"當做動詞,很變態吧?為什麼可以是"享受"?
我是一個太容易因為週遭人們得看法而受到影響的人,沒辦法,最近一二十年來我一直深受這種鳥事的困擾,朋友或是親人都告訴我別太在意,過好自己的生活,但我就是沒辦法,我自己的解釋是:畢竟人是群居動物,這是無法改變的生物性,只要是群居,就必須無時無刻要受到旁人的牽引!!
難道不是嗎?
小時候,爸媽說你乖,你可以高興一整天...
成績不好(比較的結果),你可以難過一整天...
長大後,工作的表現可以影響你的情緒...
有家庭後,為了讓家人高興,你可以盡其所能地取悅他們...
好多好多事情都必須要顧慮,生活一不小心就會變得太複雜!
遠在苗栗的爸媽今天好嗎?
老婆今天下班心情不知道好不好?
工作上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缺失?
哪位朋友久沒聯絡了不知道會不會覺得我怎麼樣?
剛剛那通電話會不會讓人覺得我態度不好?
有時候會覺得生活是一團毛線球,不見得有打結,不過卻總是跳不出來...

為了要能夠跳脫,我喜歡假日自己去騎車,反正假日老婆都睡得晚,老婆也都知道我在騎車,所以不會太干涉我,而且,騎車就是騎車,電話也不能講太久,所以帶著電話,人們聯絡得到我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我似乎可以跳脫所有的一切,只需要考慮自己一個人地,完成我設定的旅程!
朋友常問我:"你自己一個人騎車不無聊嗎?"
絕對不會地.......我自己一個人騎車的時候可忙的咧!!
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細細地品味我的思緒,雖然大部分還是在想人跟人之間的事,不過感覺上可以暫時抽離複雜的毛線球,以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些俗事,整理完後再把自己放回球裡,繼續過日子!!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我可以"享受"孤寂的原因了,重點在於"客觀",深陷在其中的時後,你很難可以客觀地做出判斷,但適時地抽離,整理好後再放回去,一切將有可能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吧!
過年那段時間,老婆臥床在家,我幾乎每天都自己一個人出去騎車,每一趟總會想點不一樣的事,在當時,最重要的事莫過於老婆的努力與身體上的苦,有一天,我突然想起老婆說過他因為孩子的事覺得對不起我,當下一個念頭出現:"他為了這些事,身體跟心理上受了這麼多苦,十幾年來,因為我的脾氣不好,其實我也沒給他過過多少好日子,他還覺得對不起我........."
因為難過與不捨,我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暗自地許下承諾,我要用我剩下的生命來呵護她!!
有點灑狗血,不過我要表達的是,就是這麼一個念頭的轉變,到現在,即少吵架的原因不再是我忍耐,而是心裡面不再有怨懟,少了這些,看她什麼都是好的,即使不好也都覺得無所謂了......

我也喜歡跟朋友一起騎車,那種感覺又是不一樣的了!!
除了可以證明自己的進步(因為有比較),一路上的相互鼓勵與心理上的扶持,還有因為騎車而衍伸出人生或是觀念上的看法,這些都可以是收穫!!

總之,一頭栽進"騎bike"(胖...拍謝啦!借我用一下)的世界,對照我所獲得的,身體健康似乎只是附加的利益了.......

七月了
又要開始為了小孩努力了
我怕不怕?說真的,很惶恐!!
老婆應該更怕吧,所以我要更堅強,總是必須要當她的靠山啊!!
可是,我向來不是個夠堅強的人.................